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天家母子(翊坤宫里,赵全保:下一...) (第2/3页)
概就像帆布或牛仔外套,有在二十八、九度时穿一件长袖针织打底还不算,再加一件加长款风衣的吗?这不是捂痱子是什么? 李薇一看到那件后面湿透的葛绸衣服,就让人给他把夏天的葱青色素纱袍子找出来送进去了。 四爷一看这一身,穿到身上就是一轻。 他出来笑道:“忘了让他们换衣服了,还是这一身好。” 等他下午去前殿被张廷玉他们看到后,第二天他们也都换了薄衣服。四爷才恍然大悟,对她笑道:“朕不换,他们也不敢换,倒让他们陪着朕穿了这么长时间的厚衣服。” 他干脆就定下来,五月初就可以换夏装了。朝中,宫里,大臣宫女太监们都开始齐刷刷的换了衣服。 主子们自然不在此列。李薇去宁寿宫时,太后就还穿着厚绸的衣服,隔不几日居然还着凉了。 太后笑着说:“在宫里住了一辈子了,没想到现在才觉得宫里阴凉。” 李薇惊觉,太后这半年来特别显老。 太后告病,四爷当然要日夜侍疾。然后停了宁寿宫的请安牌子,让宫里的人都别来打扰太后修养。 李薇觉得其实他比别人更折腾太后。 每天早上,他要去侍候太后喝药,关切一番太后昨夜歇得如何,然后再赶回养心殿上班。晚上,他再去侍候太后喝药、安歇,等太后睡着了再回来。 这就意味着太后早上要穿戴整齐至少不能头不梳,脸不洗的等他,连个懒觉都不能睡。 晚上也要等他来了之后,喝完药说完话,再三请他回宫休息未果,然后再入睡。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,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,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太后这样,外人去了是打扰,皇后和李薇不去就是不孝了。 所以每天都是四爷前脚走,皇后和李薇已经到宁寿宫了,恭请皇上万岁安心去上班吧,她们会好好的侍候太后的。 晚上,四爷来的时候皇后和李薇肯定都还没走,等四爷折腾完了他们三个再一块走。 煎熬,这对太后来说绝对是煎熬。 李薇看着皇后坐在太后榻前,用平静舒缓的声音,温柔的给太后念经书……。 这种消遣活动真的没问题? 李薇反正就是坐在另一边含笑当壁花。她不需要去念这个经,这个孝心是皇后在尽。她也不会去争,她真觉得听念经不会让太后感觉好一点。 太后支着头听完两章后,就渐渐入睡了。 皇后的声音不由得放轻,方姑姑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,轻声道:“娘娘睡了。” 皇后点点头,放下经书,替太后掖掖被角,然后示意李薇跟她一起退下,不要打扰太后休息。 李薇表示理解,从善如流的跟在皇后身后出来了。 皇后还要嘱咐侍候太后的宫女小心照顾,这才带着她去了宁寿宫的偏殿。 李薇深深的觉得太后绝对是在装睡,对皇后和她,太后不用像对四爷那样,非要从头陪到尾,不陪还不行。四爷要尽孝,那就必须尽完。皇后这孝,太后想不让她尽了就把她给赶出去了。 偏殿里早就准备好了,她和皇后一般是一人一个屋。她在东,她就在西。两人反正不用在一个屋里对着对方的脸。 太后这宫里的果然都是人精。 方姑姑侍候太后安歇后,就到她们这边来看看。一般是先去皇后那里转一圈,再到她这里来。说一说招待不周,请个罪,李薇再说姑姑侍候太后辛苦了云云。方姑姑就可以回去接着侍候太后,她自己在屋里也能自在点了。 通常她跟皇后都要在宁寿宫耗上一天。 中午用膳时,还要先去太后那里问问方姑姑太后起来没?太后用膳了吗?太后想吃什么? 是社会在进行自我平衡?宏观调控?所以富不过三代,任何王朝、贵族、世家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自然淘汰。它们都会渐渐失去活力,新贵兴起,敲响旧世家的丧钟。 四爷一直拉着她的手,走得有点快。观他神色,好像在生闷气? 皇后看起来还算平静,福身行礼后乘上步辇就走了。 纠缠半刻钟后,皇后才会被方姑姑劝回去。李薇也能跟着退下。 十四认为,你是我亲哥,你该明白我是什么意思。 李薇忙称是,笑着说在太后那里一直担心着太后的身体,连吃了什么都不记得了。 苏培盛带着人蹑手蹑脚的迅速侍候四爷和她洗漱更衣,然后就带着人退下了,把偌大的屋子都留给他们俩。 当然,太后在自己的寝殿里是什么样子,会不会坐着磕瓜子跟宫女打牌,这她都看不到。 她心道这要是她儿子,她肯定会把药碗拿过来一口喝光,让他省点劲,别折腾他老妈了。 这个他们是指谁? 菜上来后,四爷果然有没什么胃口,一根根的挟圆葱吃,李薇最爱素火腿,吃着比现代充满淀粉口感的火腿肠还好吃。御膳房的素斋都是久经考验的,吃着跟真正的鸡鸭也没什么不同,她端着碗米饭吃得津津有味,没留神一双筷子伸来,给她挟了块素排骨。 方姑姑压根不放她们进去,就堵着门说太后一切都好,太后不欲麻烦两位娘娘,太后用过已经又歇下了。 估计现在他脑补的连太后这场病都有些不单纯了。 李薇看他跟太医讨论药方时,想起听赵全保说起过,宫里的太医都习惯会留出一点余地给皇后挑刺。因为从先帝起,宫里的主子们都有习医,懂医的爱好,最爱挑剔药方。太医们为了侍候好主子,也就故意露出一二破绽,好叫主子们高兴。 长春宫那边很快派人来说贵妃自便即可,无须担忧。 李薇见警报解除,松了口气。 从宁寿宫里出来后,就面临着三个人怎么走的问题。 其实太后想见小儿子,直接跟四爷说会好得多,四爷肯定不会不让见。 1 四爷伸手:“给朕吧。” 李薇见他笑了也跟着笑,从榻上下来:“写完了?”勾头一看,没想到竟然不是草书,而是规规矩矩的馆阁体,就是他的奏折上像印刷的那种字,大臣们递给他的折子都是这么写的。确实工整。比印的都好看。 从背影看,他写字时那么用力,明显就是在发泄怒气。 但是表现到外界的情况就是,太后依然在卧床。 这次就是她们两个都坐在一旁,看四爷认真严肃的陪太后用一碗羹或粥汤,陪太后说说话对着四爷您的脸,这天怎么聊啊?,然后方姑姑把药端上来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