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3节 (第2/2页)
/br> 齐老夫人边扶着高氏的手往里面走,边笑道:“跟我见外了是吧?你这丫头过生日,我能不来?” 陶茱萸含笑地跟在齐老夫人后面,她只觉自己有如那黑夜里的一盏明灯,吸引了绝大部分人的眼光。 “这就是敬国公府的嫡孙女儿?不是说在小山村儿里长大的吗?这通身的气派,瞧着不像啊?” “没准儿就是个好看的花瓶,不过单看外貌的话,晚月姑娘却是要逊色不少。” “啧啧,瞧见齐晚月的脸色没?我倒要看看,她以后还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得瑟。” …… 周围的议论声不绝于耳,虽然声音都不大,但用心去听的话,还是能听清那么几分的。 陶茱萸只面带笑容,目不斜视地跟着往内院儿走去。 而齐晚月,则是紧紧攥着手里的丝帕,脸色越来越难看,遇到说得难听的人时,还忍不住去瞪几眼。岂不知,她这样的表现,看在旁人眼里,更是落了下乘。 忠勇伯府的地位摆在那儿,再加上又有敬国公老夫人坐镇,不少家门低一些的妇人,在宴席正式开始前,都将自家准备的贺礼献了出来,希望能在两位夫人面前争个先。 这种事儿,高氏每年都要面对一次,因此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。不管献上的贺礼,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,还是寻常的家用玩意儿,她都能让送礼的人心生欢喜。 眼见别家的礼都送得差不多了,陶茱萸刚想示意琴音她们将礼物抬进来,却见齐晚月抢先站了起来。 “兰姨,这是我亲手绣的一床棉被,上面用丝线绣了一百种不同字体的寿字,祝兰姨永远康健年轻。”齐晚月笑容满面地说道。 这丫头往年可从没单独送她什么寿礼,今儿怎么转性子了? 高氏笑道:“晚月有心了,兰姨一定好好收起来。” “兰姨,为了今儿,我可特意练了好久的字,”齐晚月仍就满面笑容,神色天真,“我给您写一个大大的寿字吧。” 高氏不好拂了小丫头的心意,便命下人准备笔墨,“一早就听说晚月的字不错,今儿可得让大家好好瞧瞧。” 闻言,齐晚月扬了扬下巴,她的字可是在京城早就有盛名的。 片刻后,纸墨笔砚便被摆在了桌上,齐晚月抬起手,笔尖在纸上游走,很快一个大大的“寿”字,便浮现在纸上。 “好,好!” 围观之人忍不住拍手叫好,只见整个寿字,如银钩铁画般,没有点功底还真写不出来。 在众人的赞赏声中,齐晚月将墨笔递给了陶茱萸,“jiejie,不如你也给兰姨写一个寿字吧。” 旁人还没反应过来,齐老夫人和高氏的脸色却沉了下来。 特别是齐老夫人,她早上出门时,还在为齐晚月改了性子感到欣慰,却没成想,是空欢喜一场。 在围观之人或是同情,或是不忿,或是幸灾乐祸的眼光中,陶茱萸淡定地接过墨笔,轻笑道:“那我就献丑了。” 她拿着笔沉思片刻,便在纸上刷刷地写了起来,每写出一个字,齐晚月的脸色便白了一分。 待陶茱萸写完时,齐晚月整个人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,连围观的人,也是好半晌才反应过来。 “好字!好诗!” “不愧是国公府的嫡孙女,也不愧是状元郎的夫人,这字,这诗,岂是一般人能写得出来的?” 第51章露脸你太让我失望了 室有芝兰春自韵,人如松柏岁常有 天增岁月人增寿,春满乾坤福满楼1 四句二十八字,句句福寿双满,字字贝连珠贯。 高氏拿着纸看了又看,而后笑道:“好,兰姨一定要将它装裱起来,好好挂在卧房里。” 这下陶茱萸倒有些不好意思了,笑道:“兰姨,这只是我随手写的,您别挂出来丢人了。” “栾夫人要是这么说的话,我家丫头都不配拿笔了。”立马有一人调笑到。 “是极,是极,跟栾夫人的字比起来,我那字就跟柴火棍画出来的差不多。”又有另一人附和道。 那些原本还有些看不起在一个小山村里长大的陶茱萸的人,立马都围了过来,而往日在这种场合,从来都是被众星捧月的齐晚月,此刻却孤零零地站在一旁。 这时,琴音和墨香也抬着东西走了进来。 陶茱萸挣脱众人的环绕,和琴音一起将寿礼慢慢展开。 顿时,大厅里响起一阵阵抽气声,而后又一片寂静。 只见,立在大厅中间的是一长约六尺,高约五尺的三叠屏风,而且还是一架双面绣屏风。 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的,也正是屏风上的图案。 只见屏风一面绣着三位妇人,那位坐在亭子中间,含笑看着外面的老妇人,一看就知道是齐老夫人。而在亭子外面的花丛中,扑着蝴蝶的两位妇人,一位和今儿的寿星,高氏一模一样。另一位,则和陶茱萸的眉眼十分相似,不用猜都知道,一定是陶茱萸的娘亲,纳兰素汐。 屏风的另一面,则绣着三位骑马射箭的俊俏男子,年纪稍微大点的客人,也一眼便能认出来,上面的三人正是忠勇伯齐穆严,已故敬国公世子齐飞卿,以及敬国公嫡孙齐文轩。 一架屏风,两面六个人,个个栩栩如生。 对于陶茱萸,众人此刻连一句称赞的话都说不出来,若说先前的字和诗写得好,还有可能是得益于栾状元的指导,但这一架精美绝伦的屏风,却让她们对陶茱萸再也生不出任何轻视之意。 “素汐……”高氏摸着屏风上的人脸,喃呢了一声。 陶茱萸用力眨了眨眼,而后笑道:“爹和娘亲的样子,我是照着哥哥给我的画像上绣的,也不知像不像。” “像,像,简直是一模一样,”高氏擦了擦眼角,拉着陶茱萸的手笑道:“这是这么多年来,我收到的最好的贺礼了。” 不到一顿饭的功夫,敬国公嫡孙女有颜有才,姿容非凡的消息,便已经传到了每个角落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