愿惟君顾_一百零四你来我往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一百零四你来我往 (第1/2页)

    西征。第三次派出五万大军,第三次无功而返。

    「若是林某记的没错,」林肱慢慢走到何相身边,与他对视,「西征剑南的将领,大多是将门五家的子弟,对吗,何相?他们之中,除了主将汤翰,还有谁曾亲赴沙场?」

    可以啊,林老头。汤翰忽然鼻子一酸,却碍於场面,不敢妄动。

    林肱袖子一甩,义正言辞:「把边疆军士的X命交到这帮青年才俊手里,何相,这不是草菅人命是什麽?普通人在你们心里,就那麽贱?就活该白白送Si?!」

    何治真没料到他会如此激动,瞬间慌神:「林相,何某绝无此意!圣、圣上……」

    他急了,向律宗一揖,明明是申辩却胜似哭诉:「圣上,何某绝无……不对,将门五家绝无迫害军士之意!子弟们虽未上阵杀敌,但都JiNg於骑S、长於计谋,若假以时日,必能成材……」

    太子与汤翰不约而同地翻了个白眼。

    呵呵,真该叫那帮酒囊饭袋过来旁听,瞅瞅何相是怎麽厚着脸皮替他们求情的!堂堂左相,为了一帮纨绔的後路,就差跪地求饶、当众磕头了,看着都叫人心酸。

    律宗被何治真这麽一哀求,头都要炸了:「何相!将门五家的功劳,朕看在眼里,自有判断!还请何相莫再胡思乱想。」

    等等,今天不是谈安北都护府的事儿吗,怎麽就扯到西征去了?一开始在争什麽来着……「对了对了,盐政和军务!咱们今天先把安北的事儿敲定了行不行,二位宰相?」

    律宗好不容易捡回议题,瞬间想到二位的长篇大论,又是一阵晕眩。

    何治真这不,明摆着想多塞点自己人呗!说是说什麽六十五十的,其实最後给他四十个名额就能打发。但林肱今天怎麽意见这麽大,吃错药了吗?什麽「搜刮民脂民膏」、「草菅人命」都讲出来了,平日里来回扯皮,也没见他Si磕啊!

    「太子,你说说。」律宗r0u了r0u太yAnx,随即冲李烨招呼:「安北的事儿,有何想法?」

    谁曾想,李烨竟打起了太极:「臣愚钝,尚未完全参透二位宰相之意。」说着,他向右边一望,「不如,先闻骆王高见。」

    「行,那骆王说说。」律宗没力气去纠结太子的小九九,乾脆依了。

    李景裕笑笑,一揖:「臣以为,废除安北盐政未免太过冒险,毕竟盐业贡献之巨,何相也有所提及。但林相说,设立盐监院与开采盐池,都需要朝廷投入大量钱财人力,其中诸多不便,也不容忽视。所以,依臣愚见,不如叫现有三十人专事盐池勘探,盐监院暂且不设,待产量探明,再通报朝廷详拟各项事宜,若是人手不够,再遴选便是。」

    「至於军务……」李景裕瞟了瞟躬身静立的何治真,「臣以为,扩军五千後,可以增派十五名将门子弟,负责都护府境内治安,而边疆,则有经验丰富的老将镇守。」

    ……吵这麽久,总算有人说了些中听的话。律宗长舒了口气:「在理在理。别说,自打当了辅国大将军,你小子倒是越来越长进了。」

    李景裕没说话,只是微笑着低下头。身後,人群中时不时冒出几句「良策」、「妙计」之类的溢美之词。

    律宗转过身子,见李烨竟面露遗憾,不禁好奇:「太子,你说呢?」

    「禀圣上,臣以为,关於盐政,骆王所言极是。」李烨叉手一揖。

    李景裕与何治真皆是一怔。

    然而,李烨的笑容灿烂了只一秒,瞬间消散:「不过,盐业利润巨大,朝廷理应将其委以清廉守法之人。所以,臣提议,让御史台将这三十人查个清白,再放他们走马上任。前期勘探盐池之事,不妨叫熟悉地貌的突厥士官们兼领。」

    何治真火冒三丈,双眼紧盯地面,瞳孔震颤。

    律宗笑了。也对,那三十个笔杆子,於勘探倒是没啥帮助,晚点再派,还能省不少俸禄。「那军务呢?你也觉得要多派些人吗?」他兴味盎然地缕缕胡须。

    李烨摇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