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77|馄饨 (第1/2页)
天还没有黑,祝家楼里就热闹起来了。出去上班的、上学的人都回来了。出去买饭的,自己支着炉子在门口做的,站在那里说话闲聊的,等等。 今日的人格外多一点。 马天保蹲在门口,半开着门,支着小铁罐炉,里面放了半块残煤,是张妈从炉子里挟给他的,不过说只是今天看他刚来才给他半块煤,天天来要煤可不行,外面的煤车隔几天就来一次,也不贵,三十块煤五毛钱,算很公道了。 他答应明天就去买煤,张妈才点了点头。 炉子上放的是洗刷干净的砂锅,里面是已经煮过很多遍,已经闻不到药味的药渣子。 他尽量多煮了一会儿,像是要把这残渣中的药力都煮出来。 邻居们或是站在楼梯口,或是站在楼梯上,假装不在意,其实都是在谈论他。 他已经用那两块钱去洗了个澡,理了发,将旧衣泡在了那个破木盆里,换上了外面二手店里买来的旧衣和鞋,看起来虽然仍显得穷了点,但已经不至于会被人侧目了。 今天一天他就没闲着。 马父马母也用他烧好的水兑了,擦了擦身上。马母换上了张妈送的衣服,马父就只好盖着被子躺在床上了,反正他也动不了。 马天保今天除了给自己买衣服,最要紧的是买了一个新夜壶,一个新马桶。 住在医院里时,医院里有马桶和夜壶。搬到垃圾场的时候,那里也不必讲究,大家都拉在外面。 现在,家里最新的东西就是摆在墙角的马桶与放在床底的夜壶了。 马天保将药汁滗出来,放在已经刷干净的、邻居送来的碗中,小心翼翼的端进屋去,递给马母。他再跪到床上,用力将马父架起来,靠在墙上。 他说:“妈,你喂爸喝药,我去买两碗面条。” 马母一边答应一边叮嘱:“你爸那碗加个鸡蛋,我那碗就别加了。” 马天保:“妈,你也需要补一补营养。” 马母担心道:“唉,这边的摊子贵啊……” 那也要吃饭啊,一整天只吃这一碗面条了。 他把药渣倒到萝筐里,散开、铺平。将那砂锅拿到水房洗净,就用它去买面条。 马天保合上门,没有锁,钥匙只有一把,多配的只能自己去找锁匠,一把就要五毛钱。钥匙在他身上,想锁上门吧,又担心房间没窗户,万一出事马父和马母跑不掉。 虽然只是去门口买面条,来回不过一刻钟,他也不放心。 他恨不能把父母都拴在裤腰带上。 以前他从来没有这么想过。 马天保在门前犹豫半天,身后的邻居们仍在小声议论他家。 “劳驾……”他转头诚恳的说,“我出去买饭,要是我爸妈有事喊我,麻烦诸位叫我一声,我就在外面街上。” “小声议论”的邻居们吓了一跳,一时竟有七八个人答应他。 “行行行!” “你去吧,放心,真有事我喊你。” “是啊,叔叔阿姨有事,叫我们也行啊。” 马天保心中升起一股暖意,再看他们八卦竟然觉得有些好笑。 但他仍然小跑着出去,看到街对面背街小巷子口那里有一个小摊子正在冒水汽,连忙提着砂锅跑过去。 那果然是一个卖吃食的小摊。左边是个大锅,热滚滚的,另一边是个大案板,一个男人正在那里揉面,旁边还有两个孩子,都没有多大,一个剪着西瓜头的男孩子,一看就是上学堂的样子,旁边是他jiejie。 jiejie在小凳子上切葱花,男孩在客人之间来回转,不停的说:“面条、馄饨都是两毛钱一碗,加一个鸡蛋两毛五,加两个馄炖也是两毛五。”他看到马天保手中的砂锅,知道这是来买饭的,不是看热闹的,马上问:“先生要吃什么?面条还是馄饨?馄饨一碗六个,素的里面放了鸡蛋,荤的放了虾和猪rou。” 马天保咽了口口水,说:“两碗面条,加……两个鸡蛋。” 男孩马上说:“好的,先生!一共五毛钱!还有饼,要饼吗?夹酱瓜的。” 马天保摇摇头,他掏出五毛钱,男孩收起来,将他的砂锅接过来,端端正正的摆在锅旁的一排碗旁。 夜色渐渐降临,街上的车流多起来,车灯汇成河,在夜色中闪烁。 路人行色匆匆。 这街边的一个小摊子,散发着无比诱人的香味和热气。 一个客人吃着馄饨就说:“这rou怎么少了?我吃着全是葱啊。” 另一个也跟着说:“我吃着这rou也没有以前多了。” 摊主连忙说:“各位,唉,这也不是我故意缺斤短两,我在这里卖馄饨面包都快四十年了,什么时候都是诚心做生意,这各位都知道!这样,今天一人多送两只馄饨!” 他这么一说,客人们自觉占了便宜,就都不叫了。 摊主连忙数着人数,下了双倍的馄饨。 马天保顿时心动,要是鸡蛋都换成馄饨那可就太值了!要是以前,他可没这么厚的脸皮,明摆着要占人便宜。但现在哪里还顾得上呢?他连忙对男孩说:“我那鸡蛋也都换成馄饨吧。” 虽然摊主说的是买馄饨的多送两只,马天保这样的本来不该加。不过现在客人都围着,他又是理亏在先,只好自认倒霉,给了马天保六只馄饨。 结果后面的人一见这样,全都改成点一份面,加两只馄饨,这样摊主再多送两只,就是四只。 一碗馄饨才六只呢。 这摊上卖的馄饨本来就个头大,小孩拳头似的,馅又团得紧实,普通人吃六个馄饨,就根本上饱了。 摊主摇头说:“哟,这下可亏大了。唉。” 不过今晚这生意倒是好做了,卖完就能早点回家,所以摊主夫妇两人并两个孩子都更加勤快起来。煮面煮馄饨的妻子手脚更麻利了,男孩算账收钱更快了,jiejie切葱花撒虾皮调底汤手快得像拨弦了。 有客人还想着刚才的事,问他:“是成本太高了?” 摊主叹道:“哪儿啊。我今天去买猪rou,那rou铺的老板关门不做了。” 这一讲,住在附近的人都纷纷道:“对啊,我对门的人今天去买rou都说敲不开门。” “中午我公公要吃猪耳朵下酒,使我去买,没买来还把我骂了一顿呢。” 摊主说:“我只好跑远了去买rou,结果去晚了,人家不肯卖我那么多,只好少买点了。我还发愁明天怎么办呢。” “怎么不做了?没听说他们家出什么事啊。” “他那个老婆穿金戴银,天天抱着她那个儿子在街上逛,日子过得挺美的。” “听说是他后老婆。” “哪儿啊,那猪rou刘在乡下有老婆!儿子都快娶媳妇了。他跑到城里来开rou铺,又娶了这个,又生了个小的,从此就不肯回去了。”一个客人笑着说,“他以前刚来的时候,他那个老婆还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