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落骊山春_第一百八十六章 幸原决战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幸原决战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一百八十六章幸原决战

    萧斐宗脸颊如同火烧火燎,怔怔出了会儿神,终于明白过来,在地板上重重磕了个头,高声道:“儿臣再不敢自专了。”

    那钦差大臣脸色稍霁,伸手拉起了萧斐宗。

    萧斐宗捂着面孔站起身来,垂首道:“中原战事焦灼,我日夜挂心父皇安危。”

    那钦差大臣叹了口气,望向窗外,风卷云涌,天象诡谲,答道:“你挂心也是应当的。中原是汉家江山腹地,自来是兵家必争所在。惠亲王、景亲王、齐亲王,都为荣家小子所杀,还赔上了千千万万裕朝兵将性命。你父皇倾其所有,这才把敌人赶回了碧霄城。咱们萧氏一族,还有他们高家,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。今日已是中秋,算来南恒皇帝就是今天出兵了。”

    萧斐宗想起那年冬天,荣世祯来辽东为他祖父上祭,他带着弟弟meimei去看望荣世祯。荣世祯与他们言笑晏晏,其乐融融……那不过是五年前的旧事,此时回忆,却已虚幻得看不清楚。那时谁能想到,荣世祯会死守旧家王朝,变成萧家通天大道上的拦路虎?

    那钦差大臣望向萧斐宗,说道:“不过,不管战局多么艰难,我们萧氏一族必能旗开得胜。因为你父皇是命定的真龙,你就是龙种。江山寸土寸血,来之万般不易,你可不能再叫他失望。”

    萧斐宗沉重地点了点头。两人同时望向远方,皇宫楼阁殿宇鳞次栉比,无边无际的琉璃瓦如万丈湖面,在天色下逐渐暗淡。

    萧斐宗的眼眸中反射着翻涌乌云,心想:“不知父皇什么时候能得胜回朝?”

    却说天下战乱数年至今,生灵涂炭,人心思定。裕恒两朝天子先后御驾亲征,南恒大军于中秋开拔,按照皇帝高应麟的策略,三路大军分克敌军。裕朝大军则奋力还击,辖地十岁以上男丁尽皆充军。

    其后数十天内,关中各地爆发大大小小百场战役,两朝互有胜败,死伤惨不可计,裕朝以人数优势略占上风。

    两朝兵将都觉彷徨无计:“我们收拾不下他们,他们也打不下我们,纠缠不休,如之奈何?”

    高应麟因汇合三路大军,率平南王荣世祯、靖武王元枫漪,共同攻向萧在雍驻跸的芜谷城。

    萧在雍得到消息,携大兵移驾离去,只留下一支强将猛兵驻守芜谷。

    南恒大军围城激战数日,十月初攻破城门。南恒君臣又率军追逐萧氏大兵北下。

    十月十五,两军先锋在幸原接战,列阵三十里,炮火蔽天日。苦战两天,尸横遍野,难分胜败。十八日巳时,两朝主力皆已赶到,双方天子亲自出阵。

    其时阴云弥四野,流星如血色,正是天有不测风云,不久必有异象现世。

    可地下的人却都顾不上观测天色。幸原大地上放眼望去,尽是折枪断戟、尸山血海。战鼓擂动,烽烟四起。两朝大军列阵对峙,人头攒动,密密麻麻,不知有多少人命毕今夕,再也看不见明日的朝阳。

    南恒军中搭起一座圆木台,木台四周龙旗猎猎,天子高应麟一袭银甲胜雪,腰悬长剑,身骑白马,立于中央。

    荣世祯骑着一匹一模一样的白马,全副铠甲,与靖武王元枫漪分立御驾两旁。两军部将乌泱泱簇拥在侧。

    众人望将过去,只见裕朝大军在一座小丘上插起龙旗,萧氏君臣都守在龙旗下方。

    自打萧在雍下旨将萧氏先祖迁入京城宗庙,裕朝官兵就不再穿大恒武官例常的钢盔铁甲,一律改换回辽东本族衣装。

    萧氏尚黑,人人身穿宽襟大袖长袍,外套兽皮混铁甲胄,将长发以黑色飘带束于头顶,形貌彪悍健朴。

    南恒官兵看得颇为刺眼,这些天,平南王诸将常常遥骂萧氏道:“忘本的狗奴才,不记得自己是谁的家臣了。”大盛军诸将亦跟着骂道:“北蛮野人改不了野性,越活越回去了。”

    荣世祯这时凝目看去,只见天子萧在雍背负弓箭,身穿龙袍,头上勒了一条束额,中间镶着一块墨玉龙佩,骑着名驹黑龙山,发梢与飘带随风招展,便似周身缭绕着一团黑气,巍然英武,如同龙神降世。

    萧在雍的眼神缓缓扫过恒朝军阵,落在最中间的木台上,静静凝视着高应麟等人。

    两朝天子隔着大军,相距甚远,但这一瞬间,除了上达云霄的战鼓声外,数十万大军竟无一人言语咳嗽。

    宛如冥府般的无边压迫沉寂之中,高应麟感到了萧在雍的注视。

    高应麟目光锋芒冷冽,直直回视过去,他虽是沉默不言,但满腔家国之仇几欲倾泻而出。胯下白马感到主人心中难以宣泄的痛苦,往前走了一步,喉中低低吼了一声。

    荣世祯扫视了一圈萧在雍的随侍大将,低声道:“萧氏八大亲王随萧在雍出征关中,折了两个,还剩六个。怎么今天只有四个亲王随侍萧在雍?”

    元枫漪看了一眼天上聚散莫测的层层阴云,说道:“不论他们耍什么把戏,速战速决,不能再拖了。”

    高应麟冷声道:“出兵。”

    荣世祯与元枫漪对望一眼,元枫漪低声道:“保重。”荣世祯说道:“你也是。”双王再不言语,同时调转马头,分别奔入自己的大军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