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九章 宿命(含受想着攻情节) (第1/4页)
战线的第一情报传到京城。 全国哗然。 宿家军又一次夺下了胜利,将鞑靼打回草原,并与之签下条约,承诺偿还百万两白银,百年内不再侵犯。 阿尔瓦的头颅被高高挂在戚城城墙上,原先被虐待死去的将士皆数被带回桑国,立碑厚葬。 宿家军三日后遣返回京城,接受圣上的封赏。 说书人在台上神采飞扬,讲述戚城一战。 “据说戚城那一战打得极其凶猛,生灵涂炭,横尸遍地寸草不生,,硬生生将原先褐色的土壤染成红的。” “将军身披盔甲,一柄长剑横扫全场,轻而易举便拿下首领的人头,让敌人骇然,可谓是才高气清,登峰造极。” 说书人侃侃而谈,好似真的见过战场。 一袭红衣,瑰姿艳逸。 郁芜坐在茶楼的最角落,以一席薄如蚕丝的透额罗遮面,垂眼静静听着说书人把宿祁夸得上天入地,出神入化。 他知道说书多少都有点夸大虚构,毕竟没有亲眼见过残酷战场,仅凭听来的小道消息便能编造出一个故事。 但是他还是听入了迷,边听边认可地点了点头。 宿祁确实厉害。 堆积已久的思念如杂草般疯狂生长,攀岩而上,牢牢缠绕住心脏。 他好想念宿祁。 哪怕知道以他如今的身份,不该痴心妄想。 但郁芜想起在军营的一帧一幕。 宿祁带他骑马闯山野,带他去一望无际的沙场驰骋,带他去看孤峰顶端的日落,带他越过千山万水回营。 为他上树摘野果,为他下水捞河鱼,教他射箭,哄他入睡。 在茂密树下为他理顺头发,亲手为他盘上一头青丝。 以及临行前,那个蜻蜓点水的触唇吻。 心动如冲破阀门的洪水,源源不断,永无止境。 哪怕只是回忆,也足矣让他耳边振聋发聩,嘴角笑意上扬。 郁芜心想。 没关系。 就算将军不喜欢他,也没关系。 毕竟将军有这么多人喜欢,看不上如今名声狼藉的他也实属正常。 只要他能够跟在将军身边,每日看上他一眼,便足够了。 还有三天。 便能见到将军了。 三日转眼即逝,翌日一早,京城百姓便纷纷出了门,就连各家店铺也关了门,一时路边熙攘,皆是挤满了的人群。 他们高高踮起脚尖,站在路边翘首以盼,唯恐错过宿家军进程的壮观场面。 足足从辰时等到酉时,橘黄色的落日染上满城,才等到城门轰隆打开,浩浩荡荡的军队从城外走进来。 为首的是几个将领,皆是骑着高大的骏马,身姿俊逸。 终于等来了人,百姓顿时高兴欢呼起来。 为首的将领却一反常态,并没有朝他们含笑示意,而是沉默又肃静的看着前方,军队前行的速度没有丝毫减少。 十几驾马车跟在几位将领后边,每一驾车身都吊上白绫,无一例外。 这是从未见过的场面。 百姓从原本的喧闹渐渐变得安静下来。 有人终于察觉到不对劲,小声与旁边的人讨论起来。 “将军呢?怎么没见到将军。” “对啊,怎么不见将军人,是不是还在外边没回来。” “将军以前都骑在最前边的,怎么现在最前边换了人。” “……” 郁芜混在人群里,听着周围愈来愈嘈杂的窃窃私语。紧紧看着最前面的几位将领,以及副将身下的阿骥,面纱下的脸色愈来愈苍白。 他紧紧咬住牙,形状漂亮的唇没有丝毫血色。 心里的不安和恐慌愈来愈强,他甚至想不管不顾上去拦下军队,质问副将为什么要骑着阿骥,为什么马车上要吊着白绫,为什么他们一直不说话。 以及,他的将军去哪儿了。 但他知道不行,军队游街有自己的秩序,他不能破坏秩序,否则是会被人唾弃的。 不会的。 他低低安慰自己。 不会的。 宿祁亲口跟他说了,让他在京城等他回来。 他也亲口答应他了,他会赢的。 他从不毁约。 他一定会回来的。 郁芜垂下眼,忍下汹涌而上的泪意与恐慌,不再看游行的军队,从人群中抽离,回到将军府。 将军府很大很大,他从当时军营回到这儿后却哪都没去,日日夜夜待在主屋里。 这次也不例外。 他直接回到主屋,蹭掉靴子爬到床上。 床上堆满了杂七杂八的衣物,全是宿祁曾经穿过的衣服。 郁芜把自己蜷缩在床铺角落里,身上堆满了宿祁的衣物。 衣服均被洗过,已经闻不出宿祁身上的气味了。 但因为是宿祁穿过的,所以让郁芜觉得安心。 他紧紧抱着一团衣服,将脑袋埋在双臂里,眼泪无声从眼角落下。 他不信。 他不信。 他甚至连猜测也不敢。 生怕真的实现了。 眼泪湿了衣物,郁芜哭累了,将脸埋在湿漉漉的衣服里,不知不觉睡着了。 梦里,他又回到了那颗树下。 他看见自己盘腿坐在地上,而身形高大健壮的将军站在他身后,耐心而温柔的将一头青丝捞起,手指穿插进发缝中,细细将一头凌乱的头发梳顺。 “为什么要给我梳头?”他听见自己问。 将军垂眸,眼底的冷淡好似被融化,春水溢出,柔和缠绵。 他低声说。 “一梳梳到尾,举案又齐眉。” “二梳梳到尾,比翼共双飞。” “有头又有尾,此生共富贵。” 听着这明显又暧昧的暗示,郁芜心脏重重一跳,一时愣住了。 随后他便看见将军从腰封里摸出一支木簪,簪身被打磨得光滑细腻,延伸至簪首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