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间凯文日记_第一篇日记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篇日记 (第17/41页)

   韩国梨泰院出了踩踏事故,希望韩国安好,首尔安好。梨泰院是首尔有名的外国人聚居区,韩国人也不少,这种事故实该避免。希望每一个生命都能平等得到救助。希望安宁和祥和充满世界的每一个区域。

    昨天,和牛nV士一起去逛望江公园。天气暖和,yAn光正好。下午,我们坐34路到九眼桥,沿着河边,走进望江公园。望江公园是成都公园里的雅客,以栽种竹子而闻名。粗略浏览一下,望江公园里总有10几,20种竹子吧。竹子们翠绿yu滴,郁郁葱葱的耸立在公园道路的两旁,另一边还有树形高大的红豆树。现在是秋天,没有红豆,但红豆树仍然挺拔。竹子和红豆成了整个望江公园的背景sE,不仅遮挡住烈日的烘烤,给望江公园留下一片Y凉,也为游客提供了最美的视觉享受。

    公园里游客不少,有的沿着道路一路观赏,有的相互照相留影,有的一起翩翩起舞,让本来幽静的公园变得充满世韵。公园是一个休憩,游览的空间,我希望喧闹的世声不要惊扰竹林的恬淡,我们需要在都市中留下一个洗去纤尘的去处,因为我们本来雅致。

    路过茶园,我和牛nV士并没有去品茗一杯,虽然茶园里挤满茶客。一碗香茶,一杯咖啡,一个淡淡的暮秋午後。或许,我现在的境况并不适合品茶,我需要暂时的沈淀自己,想一想,过去如何总结,未来如何开始,我们真正需要什麽,我们要面向朝yAn抑或沈静如水。而我们总要翻越严寒,让秋的萧瑟变为生机盎然的明年。分离会变为团圆,悲伤会变为喜悦,伤痛会变为甜蜜。我们终将迎来幸福,带着我们的留恋,带着我们的依赖,带着我们的未来,走向光明的彼岸。

    走出公园,依然温暖。在这深秋的成都,我伸了伸腰身,知道岁月静好。也许幸福本离我们不远,只要我们虔诚的祈祷,神会护佑世间的生灵,让我们都顺遂平安。

    2022年11月3日

    创建时间:2022/11/34:04

    标签:昆明游

    初三毕业那年的暑假,我,牛nV士和莫先生一起去昆明旅游,距现在已经过去20多年。我们从成都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达昆明,我记得到了昆明,安顿下来已是接近中午。还在旅途中的时候,我就被火车上放的《苗岭的早晨》从清晨朦胧的睡意中唤醒。我看着车窗外快速驶过的一幅幅田野画面,像演一部变幻的多幕剧。到了昆明,我们就在火车站附近找一家旅店住下,因为想着回程方便。我买一张昆明地图,钻研起昆明的市景。我发现离我们不远就有一个翠湖公园,兴致盎然的我提议立即就到翠湖公园里去游览。於是,我和牛nV士,莫先生一起又马不停蹄的去了翠湖公园。公园里有什麽景sE,早已淡忘,只记得我们在一个凉亭里歇脚,四周都是翠绿的植被。这是昆明特有的景象,植物王国,四季常青。

    在昆明我们游览石林,西山,滇池,民族风情园等景点。昆明优美的自然景sE和浓烈的民族风情给我的记忆留下浓重的一笔。虽然是暑期,但整个在昆明其间,我们都没有感觉到烦热,而是很舒适的温度,凉热适宜。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云南的水果,云南不愧是水果的丰产地,有很多种水果我都是第一次看见。b如像手指一样的佛手,一块块突起像释迦佛的发髻的释迦,新奇的山竹,大个大个h绿sE的芒果。到了云南就像走进水果的展销会,一种一种新雅而甜蜜。这里的水果蔬菜也是按斤两称的,但是和成都不同,昆明的一斤其实是一公斤,刚去的时候很容易混淆。

    3

    在西山,我们傍山观海;在滇池,我们追寻着国足的踪迹;在民族园,我们观看少数民族歌舞。我记得去石林的路上,导游说,从昆明到石林的高速路是英国nV王从香港给昆明贷款修建的。石林怪石嶙峋,奇幻多彩,景sE独特,难怪能得到英国nV王的青睐。nV王曾经来过的石林记忆下她的笑容,留给我们一段佳话。云南用她的热情和魅力拥抱南来北往的旅客,这份情谊需要珍惜。云南的饮食很有特点,没有四川那麽麻辣,但依然sE香味俱全。我记得我们在昆明的时候最Ai去旅社附近一家过桥米线店。米线有6元的,8元的和10元的三种。最後一次去,我们点了最贵的那种10元过桥米线,味道鲜,爽口香。成都也有过桥米线,但似乎都没有昆明的那麽正宗,毕竟这里是发源地。

    我们在云南的旅游也只是浅尝辄止。只去了昆明一地,大理,丽江,西双版纳都没有去,毕竟那时的旅游业没有那麽发达,交通也不够方便。在火车站返程的时候,刚下过一场雨,天空如洗。我们到车站,正赶上治安驱赶火车站的票贩,票贩们四处奔逃。生活不易,相互珍惜,大家都需要彼此T谅。云南之旅在雨後的凉爽中,匆匆结束,我们踏上回程的归途。云南,你是那麽的美丽而多情,总是给我们无限的温柔和甜蜜。什麽时候我能再回到你那里,一起诉说分别後的牵挂。你我都要保重,大家都要安康,大家都要幸福。

    2022年11月4日

    创建时间:2022/11/44:19

    标签:灵山

    傍晚,走过一条小小的弄堂。弄堂里点着一盏橘hsE的灯,下面是一家四口围着一张小小的桌子吃着晚餐。结束一天的工作,一家人好不容易才在华灯初上时,就着简单的餐食,享受家的温馨。相互诉说白天的忙碌,相互鼓励着,相互露出微笑为生活的艰辛做一个最好的注释。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在家人的T念和理解中慢慢消散,留下的是丝丝的喜悦和甘甜。mama询问儿子事业上的进展,爸爸为nV儿端来一杯温热的白开水,儿nV们讲着自己的努力,父母善良的微笑着。疲惫和忧烦不再,生活简单的幸福感慢慢凝聚。幸福不在於高高在上,幸福只是一种感觉,感觉自己是幸福的,那就不再苦痛。

    我们总在追寻幸福,我们总在追寻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活。到底什麽是能让自己感到幸福的生活?要富甲一方还是安贫乐道,要权势显赫还是淡泊平凡,要名声在外还是默默无闻,也许我们有时候并没有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在追寻什麽。我们仅仅跟随着浪cHa0,让海浪推着我们前进,而未来的彼岸到底在哪里,我们可能并不清晰。我们只是被一种感觉引领,这种感觉叫着幸福,而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。

    生活的至高处,有一座山,这座山叫着灵山。灵山隐隐,藏於心间。我们每天都在灵山上攀登,有时顺利,有时蹉跎。我们也会迷茫,灵山上到底要登上何处,才是最後的终点,而终点又有怎麽样的日月和山川。是否,等我们到达归途的终点又开始另一个崭新的起点,是否命运的帷幕总在最後才徐徐升起,是否我们能在彻悟的刹那得到神的祝福。而我们总要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的在灵山上攀援,哪怕是刺骨的寒凉,哪怕是烈日的烘烤。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永远爬不完的灵山。

    不要低估我们对灵山的向往,即使表面上我们满不在乎;不要忽视我们对灵山的执着,即使我们沦为平凡;不要否认我们对灵山的虔诚,即使我们已失去方向。活着,不就是攀登吗?每登上一阶,我们观察风景的角度转换变化;每登上一阶,我们朝向希望的光亮又近了一步。灵山总在我们灵魂最深处,指引我们,启示我们。现实的锋利像一把刀,雕刻着我们的脸庞,磨削着我们的棱角。但灵山巍峨,美好圆满。任凭雨雪风霜,烈日红yAn,难以撼动灵山的微微一角。哪怕我们只是一颗微尘,我们也要朝向灵山,矢志不渝。不然,我们凭何为人;不然,我们何以幸福。

    灵山总在静静的注视,注视着黎明苍生,注视着你侬我侬,注视着攻伐决断。在不注意的时候,我们已登上通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