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乱世风云乱世情 (第67/136页)
有我这个儿子,我找他有什麽意义呢? 所以,我唯一的解脱方式就是你们派个不怕Si的刺客来把我刺Si。既然我已经失去了自杀的能力和机会,那麽你们选一个英雄来杀Si我。我感谢你们赐我一Si,这样我或许可以往生。要是没有往生可能更好,我就再不用受人世的折磨了。那麽,你们快来吧,我等着你们的刀和枪,给我一个解脱,也给你们一个解脱。我的文字是很坏的文字,因为这会给你们带来灾难。但你们宁愿给自己带来灾难,也要折磨利用我,这反映出你们是有多麽凶残。你们并不把我当人看,你们也不把自己当人看,在你们的眼中根本没有神,只有魔鬼。魔鬼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,而你们全是魔鬼的仆从。 我最终会沦为一个罪人,这都是拜你们所赐。你们早早选中我来当这个罪人,不然你们不会在多年前把我送进菊香书屋的婴儿床上。你们成功了,魔鬼成功了。今夜是你们和魔鬼的狂欢,你们将会成为世界之王,而魔鬼将彻底击败神,或者说击败神的朦胧概念。这个世界将在你们的欢呼声中,进入到一个魔鬼为至尊,人人成机器的银sE世界。我无愿和你们同流合W,所以我祈求你们来送我永别。 神会原谅我的,因为神知道一切因果。 2025年4月18日 创建时间:2025/4/1813:32 更新时间:2025/4/190:28 作者:159nhliv711 标签:满船清梦压星河 12 原谅我用如此激烈愤怒的这篇《神知道一切因果》作为《凯文日记》新篇的第一则日记。作为一部新作的开篇,本来应该和和气气,漂漂亮亮的讲几句好听话,祝福话,这样继续写下去才有余地。然而命运和我开了个玩笑,我以为我不会再有写作的机会了,所以我以为《神知道一切因果》就是我的封笔之作。但是老爷们好像遗忘了我,他们仿佛并不想来打扰我的写作。就在前几天,社区给我打来电话。我以为是又来警告我了,哪知道她只是问我愿意不愿意参加社区的免费T检。免费T检!我不想去医院。但好消息是社区根本没有追问我的写作情况,她只是要我去免费T检!这意味着我又获得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写作机会,在这段时间社区和派出所不会再来把我抓去JiNg神病院,我暂时是安全的。 那麽,勉勉强强的,遮遮掩掩的,我又开始写作了,这就是《满船清梦压星河》的缘起。《凯文日记》在《人间》,《风城》之後迎来了新的一个篇章《满船清梦压星河》。我希望这部《满船清梦压星河》能为诸位读者奉献出一点更有新意,更成熟的思想。如果说《人间》,《风城》就是两部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课外读物的话,我希望《满船清梦压星河》能成为研究生喜欢的书。以後说不定我还能写出一部博士,博士後喜欢看的书呢,这也说不一定的。 这个季节还不算太热,但已经隐约有了夏天的味道。再过一个月,就真的是夏天了。夏天不是冰淇淋,草帽子和爽身喷雾的天地吗?一个个年轻人手上拿着蛋卷冰淇淋,戴着太yAn帽,再浑身香喷喷的走在大街上,这太有夏天的感觉了。夏天就应该是暴露和充满原始yUwaNg的,不然夏天为什麽会这麽的热烈而赤诚。遗憾的是,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我的亲人在哪里,到底我就是个孑然一身的「寡人」呢,还是有很多的兄弟姐妹,甚至父母,儿nV,侄儿侄nV,叔伯兄弟呢?我真的不知道。我被困住了,我看不到真相,也听不到一句实话。 生活的真相到底是什麽?是不是就是在你看透了生活的本质的时候,你还得顽强的继续生活下去,并且乐此不疲的给自己找点乐子。所以,生活不见得一定是美好的,他可能有粗糙甚至是恐怖的一面,但坚强的人继续选择活下去,并努力活出点滋味,这才是人应该g的事。反之,一旦m0着点生活的Y暗面,就吓得寻Si觅活,这是懦夫。天知道有多少人是在忍辱负重,悲悲切切的努力活着。他们边活边说着笑话,做着游戏,度过一段艰难的时光过後,他们活成了生活的赢家。生活也许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,但生活的赢家驾驭住了生活,成了生活的主人。人是不是活到这种境界,才真正有资格写点什麽东西给别人看呢?你都没有和生活打过几架,没有在悬崖边缘攀爬过,没有在生Si刹那间疑惑和犹豫过,你凭什麽指点别人应该怎麽活?事实上没有人有权力指点别人应该怎麽活,只是某些人赋有义务开示那些迷茫的孤儿:我已过河,而你要快快赶上。 我听说央视着名节目主持人李咏的nV儿有一个怪名字,叫法图麦李。这位李小姐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写了一本书,书名叫《刘小姐》。书的内容是讲两个nV人的故事,一个nV人叫「刘小姐」,另外一个nV人叫「吾恙」。老实说我还挺佩服法图麦李的,要知道我在十六岁的时候,是绝对写不出一本书的。现在我四十多岁了,我没有兴趣去翻开一个十六岁小nV孩的作品,我觉得我去t0uKuI一个十六岁小nV孩的内心世界事实上很残忍。何必呢?知道人家还是个小姑娘,何必去拆穿她的假想呢,哪怕这个假想是那麽的浪漫,那麽的朦胧和美丽。 说到底,我现在更喜欢看一些「翻过跟头」「过过几条河」的幸运者的文字,然而这样的文字是很少的。着名的《红岩》应该算「翻过跟头」「过了河」的文字了吧?可是我看《红岩》看了半天,没看见有什麽「翻跟头」「过河」的真诚文字,满书都是教条化,概念化的一般X叙述。甚至於看完了《红岩》我才猛的大吃一惊:这就是革命?如此的枯燥无味而庸俗,难怪当时的普通老百姓对这些革命者并不怎麽买账。革命还得有点革命的浪漫主义,可惜的是《红岩》没有浪漫主义的风格,这就是一本应个景的书。 那麽,高尔基应该有革命的浪漫主义了吧?还真有。b如《童年》,《在人间》里面描写的旧俄罗斯,那真是灰灰暗暗,影影淡淡,看了让人生气和郁闷。但一到《母亲》这本书,浪漫主义忽然就不见了,母亲根本就是一个毫无人格趣味的概念化革命机器。母亲不应该是心痛自己的孩子,并希望人间一切都是和美而舒适的吗?为什麽母亲会是一个革命大无畏主义者?这实在让人有点忧郁。 高尔基的无趣和无聊就此显现了出来,所谓的母亲就是一个革命符号,是一个为了奉献所有的敢Si队员!这样的母亲实在说不上美好,她只是为革命宣传而捏造出来的一个虚构角sE。人间并没有这样的人,即便有,也会呈现出另外一种状态,而非高尔基笔下的母亲那样以血r0U搏杀统治阶级。真的向往光明和善良的nV人,往往是浪漫主义充盈的nV人,她们会为了尊严而战,而不会为了某种虚幻的概念而战。 还有那本在中国着名了几代人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这本书真是一言难尽。看了半天,我就没看懂主角是怎麽成为「钢铁」的,而这块「钢铁」又有什麽实际意义。按我的理解,其实是苏联x1g了一个年轻人的血,然後指着年轻人骷髅般的病躯说:「诺!钢铁炼成了!」可这哪是什麽钢铁,这是一个瞎子和肾衰竭晚期病人的残破身躯,这具身躯的後面是神的眼泪! 稍微好一点的革命是《牛虻》,这本书和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在中国齐名。不过让我疑惑的是,牛虻是一个年轻革命者,可他的爸爸实际上是他的教父。这位教父是一名基督教的神父,神父和革命没有一点关系。为什麽要这麽安排呢?为什麽要安排一名神父的儿子去当革命者呢?神父的儿子不应该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吗?这本书看到最後我才醒悟过来,原来作者是在告诉我们革命信仰高於宗教信仰,所以神父的儿子需要出卖自己的神父父亲,以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