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十三章 岁月忽已晚 (第1/2页)
是夜他辗转无眠,天还未亮就起了身,匆匆洗漱完毕,穿戴好冠服,佩上美玉和宝剑,站在铜镜前左照右照,将自己从头到脚拾掇得纹丝不乱,又对着镜中的倒影扯了几下嘴角,直至摆弄出一个看上去温柔又俊朗的笑,这才放心地出了门,步履蹒跚地行至驿桥边等候。 等待的时光却不似以往漫长,他过去十六年的人生里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样,满怀憧憬又满心忐忑,不停思量着一会儿见了人之后该说些什么,同时又在暗暗告诫自己万不能再像昨日那般毫无准备,草率收场。 日上三竿之时,他远远听见一串清脆的马蹄和着车轮驶过石板的辚辚音声,从天街的另一头传来,恰如当日被困深山时,于那片深不见底的黑暗中所听到的那般沉稳、坚定,透着难以言喻的平静,光是听着便能教人感到安宁。 慕容靖心神一颤,忙抬步迎了上去。 马车在馆驿前停驻,车厢中探出一只霜白的手,轻轻撩开了布帘,动作风雅从容,又不失力度,仿佛援琴鸣弦,又如拈兰摘梅。 沈慎踩着脚踏跳下车厢,一开口便是单刀直入的轻嗔:“我从车窗中见到殿下了。为何不坐轿辇?我辛苦救你可不是为了看你变成残废的。” 见他眉梢已染了薄怒,慕容靖也开始有些慌乱,心虚地低下了头,僵着嘴角小声嗫嚅道:“我只是……不想让沈君看到我病弱的样子,不想让你觉得我很没用。” 忽而又抬头朝他朗然一笑:“我们草原男儿长年马背上讨生活,摔伤是常有的事,几日便养好了,不妨事的。” 沈慎却攒起了眉头:“你八岁入洛,哪来的机会在马背上讨生活?” “呃……我那个……” 被心上人当面戳破谎言的感觉实在是太尴尬了,慕容靖脸上烫得像是被烙铁寸寸碾过,恨不得就地挖个坑把自己埋进去。 沈慎没再和他纠缠这个问题,低头从袖中掏出了一副卷轴,递到慕容靖跟前。 “洛都城南山道纵横、地形复杂,便是老猎户入了山,一不留神也会迷失方向。殿下若要出城,若无舆图引路,恐怕不易成事。” 慕容靖一时没反应过来,只愣愣看着他,问道:“给了我,你怎么办?” 沈慎“噗嗤”一声,抿着嘴笑了:“只是对着原图再画一份,有什么难的。” 慕容靖被他这一笑勾得心旌荡漾,又喜又惊,若非周围尚有仆从过客,早将他一把揽入怀中。 眼下却只能按捺。 他伸出双手郑重地捧过那卷地图,又猛然想到这或许是两人今生最后一面,不禁一时悲从中来。待回过神来时,他已经掏出了怀中那柄随身携带的短匕,手忙脚乱地塞进了沈慎的手中,不切实际的请求亦随之脱口而出:“沈君,跟我走吧。”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,自己现在什么都没有,甚至连马都骑不了,沈君跟着回草原喝西北风吗? 他的沈君明明那么好,为什么只能做一个小小的县吏,而不是留在洛京辅弼天子? 果然,沈慎愣怔片刻,忽然低下头,仿佛长者听到稚儿口中毫无道理的胡言那般,掩着嘴哑然失笑道:“殿下出个城都还会迷路,要怎么带我走?” 慕容靖面颊一红,急急解释道:“我只是不忍心看你被埋没……你昨日那番话,实是金玉之言,可却也得罪了梁嵩。我担心他会出手报复。我、我怕你出事……” “我没事。他不能把我怎么样的,而且,他也没有机会了。”沈慎淡淡道。 慕容靖有些不太明白他这话的意思,但却清楚自己如果把这话问出来,他留在沈慎心中的印象只会变得更糟。 沈慎抬头看了看天色,初春的煦日正拨开郁积在天穹的层层云翳,将一身暖融融的金光洒向人间。 “时候不早了,我该启程了。”沈慎弯腰朝他深深一揖,转身向马车走去。 “沈君,”慕容靖朝他呼喊,“若有朝一日天下大变……你来找我,好吗?” “沈君有如此大才,何必屈居一介县吏?你若来草原,我必执帚相迎,彼时封侯拜相,不在话下。” 沈慎闻声回眸,恰对上他殷殷的双眼;他恍惚了刹那,嘴边蓦地浮起一抹清浅的笑,不置可否。 料峭春风拂过浅绿的堤岸,岸边柳树新发的鹅黄嫩芽缩头缩脑地抱在枝头,迎着尚未褪尽的残冬冷意瑟瑟轻颤。 一溜烟尘随着车马的快速移动被掀到了半空,平地而起的劲风刮得无数枚还未来得及抽条的芽苞从树梢纷纷坠落。 慕容靖愀然独立于寒风之中,凝眉注目,痴痴望着那驾马车离去的残影,五指缓缓收拢,攥紧了手中的图卷,心底一片寥落。 半个月后,京畿之洢川、扶勾二县百姓因不堪忍受长吏豪强欺压,聚众五万揭竿而起,攻占城池,接连击退了数支前来镇压的官军,隐有破都移鼎之势。朝中君臣方寸大乱,天子急诏各地藩臣领兵入京靖难。洛中局势一片混乱。 腿伤初愈的慕容靖趁乱乘马进山,照着地图沿城南山道一路疾行,果然顺利抵达了城外。 探清道路后,他又立刻折返回城——眼下朝廷气数未尽,他不能一走了之,连累吴荣。 京畿各县民乱很快被平定,天子为安抚民心,以结党钻营、欺君罔上之罪将太尉梁嵩腰斩于市,夷灭三族,其朋党或被抄家,或遭罢黜,不一而足;扬威将军周肃驭下无方,伪造契书侵吞大量民田,激起民怨,按律褫夺侯爵,流放边郡,家中妻小奴婢尽数没入官府为奴,所占民田亦悉数归还。 至此,慕容靖终于明白了沈慎临别前那番话中的深意。 两年后,天子驾崩,继位的新帝年仅八岁。依先帝遗诏,由太后陆琬君垂帘听政,太后长兄、大将军陆况因协佐先帝清算梁氏有功,受诏辅政。平阳陆氏世代簪缨,掌权后只知一昧纵容世家,刻剥百姓,终于酿成了怒浪滔天的流民暴动。战火自受灾最重的徐州而起,顺着黄、淮两河一路烧至洛京。朝中人心惶惶,物议横飞,乃至有臣子提议迁都西京,暂避贼军锋芒;更有甚者献策以来仪坊内的质子为筹码,要挟各族酋帅领兵入塞襄助平叛,皆被陆况以有损天家颜面为由统统拒绝。 就在朝臣们党同伐异争吵不休的时候,慕容靖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沿着城南山路逃出洛都,一路顺遂地回到了草原。 他本想带着吴荣一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