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十九章 (第1/2页)
“木耳、鱼、白菜、生菜,还有小白菜汤,还有排骨,这个是什么?”小梅指着一盘炸得金黄色的馒头丁说。 快3点钟了,我才把她们叫回来吃饭。 “介绍一下吧,费了这么长时间,就做了这么几个菜?有什么特别的?”白玲有点儿好奇。 “这是长白山的野生木耳,光是泡就泡了2个小时,加上在附近农民手里买来的黄瓜,你尝尝。”说着给她夹了一片。 “这鱼怎么这么胖?鲫鱼?”小梅盯着鱼问我。 “是鲫鱼……” “好吃,清香,你怎么做的?”白玲打断我的话,又去夹木耳,格格和小梅也跟着抢。 “炒的呗~” “好吃……是不错……太少了……”七嘴八舌的。 “这是从后面水塘里面捞出来的鲫鱼,夹上rou馅儿,炖了1个多小时的。”我招呼她们吃鱼。 “夹rou馅儿,那不成了‘鱼盒儿’?”格格好奇的吃了一口。 “慢点儿,有刺儿。”小梅提醒格格。 “刺儿早就烂了,这叫‘荷包鲫鱼’,做着挺麻烦的,你们多吃点,趁热,凉了就不好吃了。” “白菜也是夹的rou馅儿,蒸的,都尝尝。”我给她们夹菜。 “你怎么不吃?”白玲给我夹了一块鱼。 “厨师一般都是看着别人吃高兴,你们喜欢吃就行。”我说的是真话。 “这白菜,叫什么名字?”小梅问我。 “‘佛手白菜’。” “有佛手吗?我还没吃过呢。”格格问我。 “是像佛手,不是真的佛手,你可别吃糟践了,这可费了我不少功夫的,光是白菜就费了好几颗。”我怕她囫囵吞枣。 “我知道了,你特意挑的白菜心儿,是不?”小梅一边吃,一边问。 “嗯”我回答。 “生菜里面卷了鸡柳,蘸着酱吃,这是跟韩国人学的。”我也开始吃。 “排骨没什么说法了吧?”白玲问我。 “没有,就是时间长,用了3个小时,骨头都烂了,味儿应该还好。小白菜汤就是用的排骨汤,但是汤里面没有排骨,我怕你们吃着油腻。” “你还没告诉我这是什么呢?”小梅还是对那盘馒头丁感兴趣。 “这是我从老家学来的,我老家是河北的。隔夜的馒头切成丁,里上鸡蛋炒的。” “就这些?那也用不了400块钱啊?是不是还有?”还是格格警觉。 “有,等吃完了饭,我再端上来,现在吃不合适。” “什么呀?快点儿拿出来。”小梅心急。 “螃蟹,现在吃不合适。” “有什么不合适的呀?你就会卖关子。”她埋怨我。 “你喝汤呢,吃螃蟹会觉得腥,不合适,吃完饭给你们端出来。” “一堆大道理……” …… “你的手艺真不错,这么普通的东西,愣是让你作出这么多花样儿来,真有你的,跟谁学的?”吃完饭,白玲坐在床上问我。 “应该算是跟我爸学的,但是他没教过我,都是自己琢磨的,他也是自己琢磨的。” “那你们俩谁做的好吃?”小梅问我。 “差不多,我妈说我跟我爸做饭一个味儿。” “螃蟹呢?你不是说吃完饭端上来吗?”格格对着盆干碗静的桌子问我。 “差点儿忘了,我去拿。”说着,我起身去端过来螃蟹。 “好凉啊~”格格手最快。 “别吃那么快,这菜要慢慢的吃,得品味儿。”我也夹一块。 “怎么有点儿甜?”白玲问我。 “这可是我自己的发明了,绝不是跟别人...跟别人学的。这是飞蟹的rou,用纯净水煮的,然后把rou扒出来,包上保鲜膜,再在保鲜膜上面扎点儿眼儿。然后把纯净水里面加上点冰糖,冻成冰块,把rou和冰块放在一起,搁上3个小时。我试过好几次才成功的。好吃不?” “你真能琢磨,不过真好吃,我从来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