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百九十六章 勤於磨砺之军 (第2/2页)
地利人和,凑到了一起,天地皆同力了。 天时乃是,第二批练兵结束,第三批练兵开启;地利乃是,南栾城拖住了董卓兵力,义军可以从容练兵,而不用去理会董卓如何,可以边练兵,边等待时机;人和则是,有三万九千余众归心义军,能为义军所用之人力。 事关随後数日练兵,李孟羲为此和刘备认真的划分了安置好了十二生肖旗的紮营地点。 十二生肖旗紮营扎的非常开阔,以每一队三十人,白天练兵能走的开为基本。 十二生肖旗一千二百队新兵队,每一队紮营地的空间,都是其他各部,三倍之多,空荡且敞亮。 整个十二生肖旗紮营地所占的范围,占了义军总紮营地面积的一半还要多,从西至东,每一旗,一个大方块,第一排,鼠旗,牛旗,虎旗,共计三旗。 然後东西四列,十二个巨大方块。 花费不少时间把新兵营地安排好,竟然又是天黑。 夜里,吃过饭,不愿浪费时间,刘备立刻开始练兵。 夜里本是四下静悄之时,义军新兵营地里,却开始喧嚣起来。 木头不够,为节省,依然是每队就两根木头。 新兵教官们拿着火把围着各自的队列转悠。 “你!脖子,直起来!”一新兵教官走至一老人面前,训斥,“啥叫直?上下直,你这脖子伸的,跟个老……跟个啥一样。” 新兵教官指正老者动作错误之处的时候,旁边有人呵呵笑了。 新兵教官立刻一眼瞪过去,“他娘的!立正,立正是啥?立正让你笑吗!军法官!拖出去,打!” 对老人,新兵教官倒有耐心指正,青壮小夥子处罚起来毫不手软。 军法官,也就是过来帮忙的战兵,把笑得那人拖出去,拿刀鞘不轻不重的cH0U那人脊梁几下。 战兵是个好人,cH0U完,小声交代那青壮,“留点神吗,我都听明白了,站那得跟石头一样,一点不能动。你站住不乱动,不乱看,不就妥了。” 不过随意指点了一下,青壮新兵满怀感激。 又一队,练兵教官,是个老人。 这很正常。 第一批四十人扩练一千六百人时,兵员挑的没那麽细,只要四肢健全的,不呆不傻,都挑去了。第二批人,自然有老人。 这老人生的魁梧有力,腰板笔直,看着b年轻人还结实。 这老人还是话唠。 跟别的新兵教官喜欢训斥人不同,这老人绕着队列,手拿着火把,单背着手,一步一步慢慢走。 走着,唠着。 “再说一遍啊,这站住啊,”明是立定,这老人说站住,“站住得是,从上往下是吧,头,你得直住吧?不能就歪住,跟要掉了一样。” 老人声音平和,边转着,边缓缓说着,“头直了还不妥,你眼是不是也得往前边看。要不往前边瞅,眼斜住,跟要偷人介一样,那能好看?” 老人风趣,队里有人窃笑。 “头下边,是脖子。”说到这里,老人停下,转了个身,调头从另一头转,“照我说,也是,脖子要是伸的跟个王八一样,也不好看。脖子收收,收收好。” 复又转了一圈。 老人瞅见,队里一人,那腿,弯着站,偷懒不是。 老人走近队列,到青壮面前,扒住年轻人肩膀,“来,小哥儿,恁出来。” 青壮小夥跟着老人出来。 老人依然和煦,也不批评。 “来,恁搁我拿住火。”火交给青壮小夥,老人边上跨了一步,两脚并拢,腿很直,做了个八成标准的立正姿势。 “瞅见了吧,腿得直。腿不直,站不住。学会了吧?”话间依然和煦。 青壮小夥不好意思了,连连点头说学会了。 待青壮小夥回队列,再站回自己的位置,已然很自觉的站的笔直。 新兵教官们的队列训练方法,来自李孟羲,方法大同小异,但於教官个人,多有差别。 有人严,有了粗鲁,动辄就骂人,有人,则如这老人一样,不打不骂,言传身教,效果竟然也还不错。 人过一万,便无边无岸,一千多人,这边骂,那边吼,声音累加起来,热闹非凡。 义军早习惯了每夜练兵时候的声音,只不过现在声音大了点,军中其他各部,木匠营该g活g活,妇孺们该休息休息,一点不影响。 倒是,义军这边喊骂声此起彼伏,声势滔天,让董卓紧张的不行,误以为是刘备趁夜调动兵马要做什麽突然之事,吓得董卓也慌张的召集兵马,以作应对。 然後,披挂整齐骑跨战马的董卓,等了许久,去打探的人回来说,刘玄德疑似是练兵。 大半夜练兵,不合常理。 董卓不信,只当刘备练兵是假,借练兵想突然发难是真。 董卓於是令麾下西凉骑军,人不下马,枪不离手,小心戒备。 与此同时,南栾城西墙,城门搂上。 有一人,身披道袍,手持竹杖,站在城头,向城外夜sE中望去。 见城外,火把星星点点,居高临下去看,火点竟如棋盘棋子一样齐整,自火点在处,有传来的呼喝声阵阵。 张角在城头夜观良久。 “……此部官军,竟趁夜练兵也。”张角惊讶。如此勤於磨砺之军,会是谁人来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