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百七十九章 挝,古之礼器 (第3/3页)
巴掌拳头一样的滑稽的兵器。 哎,这玩意儿还真的有啊。 而且…… 要说指向旗,挝这滑稽的礼器,竟然很适合作为指向旗。 首先,挝这玩意儿,形状奇怪的很,标识强烈。 再者,李孟羲准备设计的指向旗,思路跟路牌一样,一个横着的箭头。这挝,金属手掌里握一根铁釺,不正好跟指向箭头一样,一根指针? 而且再一细看,卢锺画的这个手掌,手掌里握着的铁釺,一边长,一边短。 1 这要是在远处看,一眼可以看清哪边长,哪边短,能看到朝向。 而箭头的话,或许离得远了,箭头远看一抹黑,看不到箭头的形状,此时分不出朝向了,还不如挝,手掌中的铁釺一边长一边短,标识清楚。 奇了怪了,挝这玩意儿,按说是礼器也,然而竟然有实用的军事用途,真是意外! 又或者说,挝这玩意儿,本来就是远古战场上的指向旗,然後慢慢演化成了礼器? 一想极有可能。 指向旗,用的对象是谁?毫无疑问,用的对象是主帅,重要人物,部落酋长,首领。 其他人没必要多此一举的用一个专门指向的东西。 因为指向旗在战争中往往伴随着主帅,首领,部落酋长一类重要人物出现,久而久之,指向旗就和尊贵,王权,绑定在了一起。 因此,指向作用的挝,慢慢的就成了王室礼器。 这麽一想,李孟羲忽然就觉得,自己可能猜的对,挝,就是远古战争时期的指向旗! 1 “挝挺好,”李孟羲点了点头,“玄德公,咱们也用这个吧。” 李孟羲抬头看向刘备。 “不……不可!”刘备惊的都结巴了,“此……此乃天子礼器,怎敢乱用!” 还有这麽一说? 李孟羲挠头,既然是天子礼器,不能用,用了可能会被砍头。 “那咱用别的,不用挝。 咱还用箭头。”李孟羲道。 只是,李孟羲觉得挝这玩意儿,是指向旗进化到完美的一件物什。 挝形状特殊,这样,在一种长杆丛里,什麽乱七八糟的刀枪剑戟中,他一下就显露出来,很容易看到。 离远看,挝和枪头戟头刀头区别十分明显。 1 这是其一,挝足够明显。 其二,挝手里握着的一根铁釺,简直像指南针的针,像钟表的走针,天然适合指向。 其三,挝手里的铁釺,以手为分界线,一边短,一边长,这进一步加强了指向区分。 要是说用箭头当做指向旗,箭头这玩意,其形状虽特殊,但本质还大致是一个长条形的。 离得远的时候,乌漆麻黑,一道黑条,看不清朝向,而挝呢,离得远,也是乌漆麻黑,但挝手里的铁釺两边不一样长,通过铁釺长短,也能看清指向。 还有第四,挝虽然是礼器,但明显有不错的杀伤能力,看挝手那麽巴掌大的一块金属,跟锤都差不多重了,一挝砸人头上,直接Si。 挝还有跟铁釺,还能凿人,还能跟戈一样g人。 说不得,挝这件兵器,同时有锤戈戟枪的作用。 好像还真有猛将用挝的。 那个李存孝还是谁,就用的这玩意儿,猛地一塌糊涂。 1 若考虑到人力最大利用,拿指向旗的旗手,可以只扛旗,不负责战事,因而,指向旗到底是用木头做个箭头,还是随便绑跟木棍,都无所谓。 但若尽人力最大效用,拿指向旗的旗手,手里的旗最好是能作战。这样,危急之时,主将身边就多了十几个可作战的士兵。 故而,指向旗最好还是做成指向旗帜和兵器两用。 问题就又来了,要把指向旗做成兵器,得旗头用金属,用金属如果做箭头,则一则太沉,二则箭头的长度和形状,也不适合作战。 要指向,必须要有一根长针,要作战,则必须有分量。 则很明显,把这两点一结合,长针,有分量,再考虑到结构强度,应力什麽的,最後的最优解,肯定是——一坨金属包裹着一根横针。这样最坚固。 再为跟长柄锤区分开来,跟镗区分开来,再为增加标识度,把挝做成手的形状,则是不错的选择。 毫无疑问,挝这个构造,已经是兼顾标识,实战,结构强度,结合种种之後的最优解。 挝是最好的,可这玩意儿,做别的任何玩意儿,都不如挝好。可挝成了天子礼器,不能用。 “真就不能挝吗?”李孟羲皱眉问。 “不能。”刘备咬Si不同意。 这麻烦了。 挝最鲜明的特点,是金属状的手,那把手去了,做一个椭圆形的球,再cHa一根金属釺,但这不就是锤吗,离远了看,铁釺瞅不着,跟长柄锤有何区别。 圆的不成,做方的? 也不成,圆的是锤,方的也是锤。 反正还是想要挝,这玩意儿最好了。 刘玄德不让用挝,那就没办法了。只能做很丑的一颗金瓜锤,加一根铁釺。 好嘛,刘备不让用挝,说是犯上。 现在,金瓜锤也是天子礼器,金瓜锤,加挝的铁釺,等於双倍犯上了,嘿嘿。 指向旗的事算是完了,有了人桩法和指向旗,将更增军中联络能力。 2 後边,再谈到战事。 城已克,并等了一天,卢锺说最好趁势再进,莫使战机贻误。 “还是,等一天好。”李孟羲道。 刘备认真思考了下,“等一天吧。” “为何?”卢钟不解的看向刘备。 “俘虏,数万俘虏未安排妥当,粮草军械未腾点完,还有,我军还要借城练兵。” 最重要的一点,借城练兵,这是关键,卢锺却听迷糊了。卢锺理解不了,仗打着打着,说练兵? 为了练兵是主要目的,除此以外,别的事也不轻松,也必须再等一天来做出安排。 俘虏的事,此次攻打南和城足抓了四万多俘虏,先抓的两万,陆续把招抚流程走了一遍。破城後抓的俘虏,流程还没往下进行,得先把俘虏,按批次分好,一批一批来。 至於,一批次多少人合适,两千人。 2 每批次人数限制在两千人,主要制约因素是军医的数量,两千人,得几十个军医从紮营忙到深夜,才能把两千人从头到尾过一遍,有病给治病,需要用药则给药。 若超过了两千人,军医们就太累了,得忙到第二天早上。 故而,受限於军医的人力,招抚流程,只能两千人两千的人来。 施医给药是招抚流程中份量极重的一环,不能草草了事。 夜深之时,李孟羲回去了。 乌漆麻黑的,紮营分布也变了,若不是李孟羲看到了一根竖起的火把架子,他顺着m0过去,还找不到自己的车。 火旗法,不知不觉间就发挥了作用。 回到厢车上,厢车中,小砖睡的呼呼的。 小砖这一天都是在跟他的小夥伴们玩,晚上,不知谁把他送回来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