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72章 (第2/3页)
小林路深茫然一愣,眨巴着大眼睛张嘴就要嚎啕大哭。小陆嘉撇嘴翻了个白眼,分外心累地拍了拍自己身旁的空位,让小林路深爬过来。 小林路深泫然欲泣,但还是很听哥哥的话,爬了过去。然后小陆嘉拿起画笔,不知道画了个什么,小林路深就又快乐地咯咯笑了起来。 没一会儿,他就乖乖地继续自己跟自己玩了起来,把刚才的事忘了个干净。 “陆深虽然比不上陆嘉聪明,但智商也不算差呀……”门外另一人道。 当时的林路深,还叫陆深。 “深深性格过于活泼,喜怒都很浓烈鲜明,不是干研究的那块料。”陆原和看着小林路深,神情无奈,却又透着天然的包容与爱意,“嘉嘉天赋异禀,不培养太可惜;深深……就让他做个快乐的普通孩子吧。” 命运的齿轮飞速转动着,它从不回应人们朴素而合理的愿望。 陆原和事实上比陆嘉更早植入芯片。他适应良好,芯片几乎没诱发什么后遗症,而对他在智力、敏锐度和专注度等各方面上的提高是立竿见影的。 世界上没有几个科学家能拒绝这样的产品;何况,它还是陆原和亲手研发的。 进化和迭代是所有事物殊途同归的发展方向,陆原和很清楚这一点。初代芯片的完成不代表脑科学研究大功告成,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,都需要有更多、更聪明的科研人员进一步投身这个领域,无法进步就意味着死亡和终结。 脑科学中心既需要一批从幼年培养起的孩子,也想观察幼童植入芯片后的适应效果——对于结果,大家普遍抱有较好的预期:幼儿尚处在智力开发阶段,或许能比成年人更多地发挥出芯片的效果;最不济,也就是和成年人一样嘛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