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成了大明勳戚_362 被迫迎战 (二合一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362 被迫迎战 (二合一) (第2/2页)

迫在眉睫的事情,别到时候被人给逐个击破,那真就是偷J不成蚀把米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内阁首辅陈循站了出来,面对于谦说道:“本官就只问大司马一句,能够确保在靖远伯跟辽东总兵到来之前,大明先帝皇陵的安然无恙!”

    陈循的问题才是此次朝会的核心点,如果大明历代先帝皇帝被掘开曝屍荒野,那麽就算南征军跟辽东军打退鞑虏,对於大明而言也是无法接受的耻辱。

    “大明帝陵坚固无b,鞑虏短时间内绝对无法掘开。”

    于谦当然不可能保证帝陵的安然无恙,不过历朝历代的皇帝陵寝各种防盗措施齐全,想要掘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就算到了近现代军阀挖掘帝陵,也是靠着zhAYA0给y生生的炸开,蒙古人可没有这个本事。

    按照于谦的估计,最多就是皇陵地面建筑遭到破坏,绝对不会让先帝龙T受辱。

    可问题是,大明皇帝能接受自己祖宗的地面冥g0ng受损吗?

    答案是否定的,特别是对於朱祁钰这种根基不稳的皇帝而言,可能会动摇他的统治基础。

    “於卿家,先帝陵寝绝对容不得半点疏忽,必须要想办法阻止鞑虏的举动!”

    “陛下,广宁门跟Ga0成门的两场苦战,昭示着鞑虏目前兵强马壮士气正盛,此时绝非出城迎战的最好时机。”

    俗话说得好,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

    现在的蒙古大军才围攻京师没几天,虽然攻城遭受到了些许挫折,但事实上京师守军占据者城池之利,伤亡实则跟鞑虏旗鼓相当,甚至还略高一点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避其锋芒,等待蒙古人时日稍长士气降下去後,才是反攻的好时机。

    “於卿家,朕顺应天命继承大统,如果连祖宗陵寝都保不下,如何面对历代先帝,如何能令百官万民信服?”

    “尔等必须阻止此事发生!”

    朱祁钰话已经说的非常明显了,他承担不起先帝皇陵被挖掘的风险,哪怕仅仅是地面的冥g0ng受损。

    可能此时确实不是最好的迎战时机,但如果什麽都不做的话,朱祁钰连皇太后那一关都交代不过去。

    面对皇帝的号令,于谦下意识还想着要据理力争,可内阁首辅陈循此刻却朝着他轻轻摇了摇头,示意此事不可违。

    “臣,遵命!”

    看到于谦终於选择的奉旨,某种意义上来说,朱祁钰也是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他知道于谦是有治世之能的辅弼之臣,可他同样知道对方的X格耿直不屈。

    如果於谦还是选择继续抗命不遵的话,朱祁钰哪怕再如何尊贤Ai才,不得不做出“挥泪斩马谡”的举动,换上更为听话的亲信掌控大权。

    “对了,沈侍郎可曾出使归来?”

    Ga0定了皇陵危机,朱祁钰就问起了另外一件关心的事情。按照和议流程,现在沈忆宸应该要从蒙军营地返回京师,汇报和谈以及拜见太上皇的结果。

    三天过去,沈忆宸别说是返回京师,连封奏章都没有派人传回京师,属实有些不同寻常。

    “还未曾归来。”

    于谦拱手回了一句,他其实也在等待着结果。

    “该不会是鞑虏不讲道义,准备对来使下手吧?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金濂说出了这种可能X,否则沈忆宸断然没有理由,继续呆在敌军营地中。

    “再派几人前往蒙军营地,询问到底发生了何事。”

    “是,陛下。”

    朝廷想要得知沈忆宸为何还不归来,身处蒙古大营中的沈忆宸,同样想要知道自己何时才能返回京师。

    那日拜见明英宗朱祁镇後,沈忆宸以大明使臣的身份,又与大师也先正式和谈的两次。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,双方都无法接受对方的条件,除非有一方彻底战败屈服,否则注定是浪费时间。

    就这样拖了两天,按照事先的和谈约定,沈忆宸该率领大明使团回京。

    可到了和议使团要离营的时候,却被蒙古士卒给拦了下来,说没有收到太师也先的放行命令。於是乎沈忆宸只能求见也先,想问问看到底是怎麽一个情况,得到的答覆却是太师也先军务繁忙,暂时无法接见。

    到了这一步,以沈忆宸的智商不可能还不明白,对方是想要把自己等人扣留在蒙古大营。

    说实话,以也先这种一代蒙古枭雄的身份,做出这种扣留来使的丢人举动,着实有些出乎沈忆宸的预料。

    不过对方既然已经这麽做了,沈忆宸也没有反抗的能力,只能回到营帐中继续等待。

    “东主,鞑虏可能会对你不利,我们要想其他退路了。”

    营帐内卞和表情无b凝重,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种潜规则,只防君子不防小人,鞑虏这种蛮夷C守更是连小人都b不上。

    趁着他们还没有动手,必须提前想到脱身之法。

    1

    “东主,要不今夜趁着夜sE,我们几个掩护你杀出蒙军大营!”

    苍火头也是感受到了一种危机,他能想到的办法,就是舍命一搏杀出重围。

    只不过沈忆宸听到苍火头的话语,却有些哭笑不得的回道:“何时你们都有了万夫不当之勇,二十万大军营地就这麽杀出去?”

    “那怎麽办,总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鞑虏朝东主下手吧!”

    苍火头是真急了,深陷蒙古大营就如同砧板上的鱼r0U,也先想要什麽切,就能什麽时候切。

    “也先真想要取我X命,不用扣留这麽麻烦,随时都可以动手。他既然没有这麽做,就意味着吾等还有谈判的价值,就看对方如何出价了。“

    沈忆宸表现的很平静,明英宗朱祁镇都活的好好的,自己何德何能到了非Si不可的地步?

    “东主,话虽如此,但鞑虏没有受过儒道教化,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遵守道义。”

    说罢,卞和转身朝着苍火头问了一句:“穿云箭可在?”

    沈忆宸使团离京的时候,特地准备了一支通信专用的穿云箭,也就是後世的烟花。

    1

    当红sE的穿云箭从蒙军营地升起,就相当於告知西直门的守军,沈忆宸有X命之忧得想办法营救。

    不过亮出穿云箭,相当於一把双刃剑,蒙古人同样会得知沈忆宸的意图,反倒增大救援的难度,甚至会拖累大批明军遇险。

    除非是生Si存亡不得不用的境地,沈忆宸否则是不会点燃穿云箭的。

    “一直好好收着。”

    “收好,这可能是最後的救命手段。”

    “我明白。”

    就在沈忆宸几人商讨对策的时候,营帐的门帘被人给掀开,大师也先出现在视线之中。

    “沈侍郎,听闻你想要求见本太师?”

    看到也先问出这句话,沈忆宸立马恢复了一贯的从容神情,淡淡回道:“没错,出使时日已到,本官想要问问太师,何时能让大明使团回京。”

    “难道沈侍郎不知道,明国使团已经在杨副使的率领下回京了吗?”

    1

    什麽?

    听到也先这话,沈忆宸有些诧异,自己身为和议大臣,使团回京没人通知一声?

    亦或者说,他们无法通知?

    当然,诧异归诧异,沈忆宸脸上表情却没有丝毫的变化,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。

    “那不知太师留本官在此,意yu何为?”

    “沈侍郎你又说错了,不是本太师要留下你,而是你们明国的太上皇,期望你能留下。”

    说罢,也先脸上浮现出玩味的笑容。

    蒙古人可不都是什麽蛮夷,至少太师也先不是,道义这种东西能占据,那有为何要放弃?

    太上皇希望有臣子作陪,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?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