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翻云雨父子共麀 起兵戈金主寒盟 (第5/7页)
是一个好天气。 蔡瑢看见天子鬓发披散,衣着凌乱地靠在案几边上,唇间与眼角如同春日的桃花一样染了绯色的霞光。 连身上那件襕袍也是揉皱的,沾着不清不楚的湿痕。 何等狼狈,何等匆忙,何等可怜啊。 可惜襄王有意,刀剑无情,北伐未竟,童道夫在攻取燕京之时竟然收留辽国降将,惹来金人的问责,燕京攻不下还算不得什么,收复燕云十六州在他看来原本就是皇帝的痴人说梦,可是如今…… 他刚要说些什么,可燕京大败的消息已经让皇帝这样的心神不定,好像蝴蝶刚刚破茧,就经逢骤雨——这场战役是皇帝刚愎自用不假,可是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十几年前的旧事,不由得对皇帝油然升起了怜爱的心绪。 1 十几年前,皇帝登基刚满半年,力排众议,将年号改为崇宁,任用新法。然而却急急地生起病来,几乎有了死兆,无声无息地躺在床上,连唇色都泛了乌青。 蔡瑢去见他,等了一刻钟才见他自昏睡中醒来,艰难地说话:“我如今病重,那个便要裹幞头垂帘,我若有失,卿……救大哥一救……” 当时皇帝膝下只有一个儿子,尚在襁褓,珍爱非常,那边的太后却已经在筹划他的身后之事了,而持盈说完那句话,便开始发抖,身体颤了一会儿,就开始咳嗽,身上泛起奇异的红光来,正如同今夜一样:“元长,我不想死……” 这话便像个小孩子了,不过那年他也才十七八岁:“咱们、咱们还……”他不说话了,气息游弋在喉咙间,有一上没一下的。 可蔡瑢知道他要说什么,他是皇帝的知己,他懂皇帝就好像懂得自己:“臣知道,官家勿忧。”他拉住皇帝的手,使得持盈奇异地安定了下来。 持盈拉他的手,说不出话,他却一下子就猜中了:“娘娘的事臣来理会,年来修葺宫观,总有倾倒的。”持盈点点头,勉强从嘴角挤出一个笑弧来。 那时候皇帝的心思真是好猜,写在眼睛里,一齐对他倾倒出来,像瀑布似的。 就好像第一次见面的时候。 那时候皇帝把他从杭州洞霄宫提上来,第一次见面就向他问政。 他俩从熙宁之治讲到绍述先圣,针砭历代之得之失,皇帝是那么好动、灵巧、神采飞扬,他那时又已近不惑,宦海沉浮,人至中年却遇见天赐之主,如何不感怀五内以至于涕零呢? 1 更何况皇帝和他通宵达旦地讲话,讲到后面玉音沙哑,而精神却更加健旺,说到兴头的时候还手舞足蹈,赤着脚急急地跑到内殿,自屏风之后捧出一把团扇来。 那是个月圆之夜,明月皎皎,清辉遍撒。 月亮吻过天子的脚背。 “我从前在王邸的时候,有一日去大相国寺看见了这把扇子。” 蔡瑢很讶异地看向这把扇子,皇帝把它捧在身前:“我一见扇上的字便喜欢,却不知道字的主人是谁,直到童道夫去杭州寻了你的字画我才发现。蔡卿,咱们真是神交已久啊!” 皇帝兴奋的声音如同春日里欢歌的黄鹂鸟,蔡瑢愣了半天才想起这把团扇的来历,那时候他横遭贬谪、去国南迁,心中郁结愤懑,在两把团扇上提了两阙刘禹锡的竹枝词,随手赠给了随行的小吏。 皇帝手里捧着的正是这诗的上节—— “城门西前滟预堆,年年波浪不能催。恼恨人心不如石,少时东去复西来。” 他那个时候说了什么呢? 皇帝那时候年轻、康健,叽叽喳喳的,像春天的桃花开在枝头,灿烂而明媚,他要效仿父亲,他要超过兄长,父亲有荆王,兄长有章相,他也要,他要一位与他千古齐名、君臣相得、彪炳流芳的贤臣。 他要这个人有和他相同的愿望,相谐的志趣,他迫不及待地要让整个帝国因为他的即位焕发出新的生机。 皇帝笑盈盈地看向他。 他说了什么。 他说:“官家,穿鞋吧。” 皇帝才懵懵懂懂地看向地上的月光,哈哈大笑起来。 正如他现在这样。 皇帝兀自不能支撑地、狼狈地将腰杵在桌子上,怔怔地看向他,今日今时知何地,此夜此刻难为情。 只有月亮,隔着十余年的光阴,孤而清地照着。 他于是躬身退下:“臣带了官家的衣裳,请官家先更衣罢。” 持盈才恍然大悟地、踉踉跄跄地,转入到屏风后去。 2 人心为什么不能和石头那样一生一世永不变化呢? “官家我在这里自有衣裳,不劳父亲大人费心。”蔡攸强作镇定,与蔡瑢坐在正厅,父子俩一左一右坐在下首,仿佛隔着天堑似的,“什么要紧军情,也值得大人夤夜前来吗?” 蔡瑢听得他这样逆耳又犯蠢的话,实在不想理睬。而蔡攸的下一句话便让他勃然失色:“童道夫一介阉宦,输了便输了。官家已经准备让我前去军中,他若是一路高歌,我还愁如何得这泼天大功呢!” 蔡瑢本就不支持北伐一事,更何况现在童道夫已然失利,蔡攸虽然和他闹掰了,但到底是自己亲手养育长大成人的孩子:“你又不知兵,如何去往燕云?糊涂!”这个词却不知骂的蔡攸还是骂的皇帝。 蔡攸原本心中惴惴,但见了蔡瑢如此脸色,不由得大快:“大人以为,官家为何让不知兵的我前往燕云?” 他脸上浮现出一种暧昧的、回味不已的笑容,就好像已经长成的狮子要将自己的父亲赶下王座那样。 蔡瑢刚要说什么,皇帝已如一缕魂似的飘了进来,他果然没穿蔡瑢带来的衣服,而是换了一身浅绯色的褙子,头发也用白玉冠绾得整整齐齐,也许是方才更衣的时候想通了,他的脸色倒没有那么难看。 他坐在位置上,先不说话,闷闷地垂头一会儿,蔡瑢也不打扰他,只盯着他烛火下那段侧颈看,如同看仙鹤栖息在水边,又很愁闷似的。 良久,持盈叹了一口气,终于开口了:“胜败乃兵家常事,输了就输了吧。即使是太宗皇帝,不是也有高梁河的失利吗?” 他话是这么说,但仍然带有淡淡的惋惜意味,方才他在蔡攸寝卧之中险些昏倒,虽然有被蔡瑢捉jianian惊吓的原因,更多的也是对战事失利的痛心,两国合兵打一个辽国,原本是十拿九稳的事,如今—— 2 “之前既然签订了和盟,那童道夫打不下燕京,着金国人去打便是。” 蔡攸听皇帝话里的意思,也并不是很怪罪,甚至与自己不谋而合:“官家圣明。” 持盈见他人模狗样的,但今天实在笑不出来,摆了摆手便要瓢回宫去。然而他刚看向蔡瑢,蔡瑢却用一种欲言又止的眼神回望他。 他心中悚然一惊:“元长有话说?” 他和蔡瑢这两年虽然私下有些不和,但到底是多年君臣,从前刚登基时甚至待他如师,更是多年共枕,蔡瑢若真心要欺瞒他,为何露出这种眼神来? 蔡瑢摇头道:“官家,童道夫攻取燕京失利以后,便让金国代为取之。只是他一时不慎,收留了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