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八十九章:哀鸿遍野 (第1/2页)
我自是想不出哥哥要什么,但我若活在世,诸事可及,定要帮他达成夙愿。 这般想着,又觉穆汝安亦是顶天立地的儿郎。 行过酒中豪客的豫怀,大军顺着官道而下,叶儿在城中买了佳酿,可巧阮子都走的那日,我未来得及送他。 听文娘说哥哥以酒敬他,祝他早日能归。 我虽不得见,却也愿他此行能够功德圆满。 深秋渐寒,汜水关将至日头便低了下来,草木荒凉,分明不曾落雪,我却只能傍着手炉暖身。 阿牛说我娇弱,他在前领军,骑着马儿来回跑,只有片刻能歇在我身旁。 他在时,哥哥便会借口去马车外,阿牛喜欢抱着我,将那冻冷的手往我怀里钻。 常钺说我心不静,总是望着车帘外。 我便告诉他,“我看周遭小儿乞讨为食,路有冻骨,满身补丁的老翁也举家北迁,深觉你所说人间炼狱,不是作假。” 汜水关往南,流民实在太多,有些看到大军只是远远瞧着,不敢上前,有的胆大些,会追着那些兵卒,跪在地上求他们施舍。 北疆的马儿肥硕,流民却瘦之如骨。 哥哥不让我下马车,说乱民饿极会伤人,我眼看那枯瘦如柴的稚子被兵卒踹开,倒在地上,声音都哭哑了。 我实在揪心,便问常钺,“能将我的点心分给他们,让他们吃饱么?” 常钺默叹一声看向我,说,“汝安,乱世不平,流民便不会止,你救得了他们一时,却无法让他们长久,战事已然到了边南腹地,此一战,会死更多人。” 我心不由一紧,心想阿牛说爹爹在帝京,还有文武百官,为何会是乱世。 想问出来,抬眸却见常钺垂下眼帘,他似是不想多作此等言论,拿起身侧裘衣,为我披在肩上,说,“所思所求,从心便好,汝安能有善念,是万民之福。” 可生灵涂炭,如何算福? 我蹙眉不解,坐直身子靠向他,被他单手搂在怀里,越过常钺,我去够那矮几上的点心,一连捧了好几个,然后趁他不注意拉下他的手,跳下马车去。 我跑的快,常钺未反应过来,等我小跑到那乞讨的稚子前,他才绷着脸出现在我身后。 我咬唇不去看常钺,只是半蹲在那小儿前,看他狼吞虎咽吃着点心,他瘦弱单薄,脸上也尽是伤痕,一双眼亮极了,边吃边看向我,腮帮鼓起来,连掉落的粉渣都不放过。 我顺着他的背,让他吃慢些。 他亦笑起来,想要来攀我的手,却在看到我手心白净,他却脏黑满身时停下来。 他说,“谢谢哥哥,救命之恩,阿树终会偿还。” 我说,“我不要你还,莫要再跟着大军去汜水,拿着点心往北走,去到那典洲去。” 他笑着点头答应我,模样乖巧极了,还说以后要做大将军,要保护好爹爹和娘亲,还要保护我。 他独身在此,想来家中之人已然不在,我有意收留他,却又觉我去之地万分危险。 让他跟着北迁到难民去典洲,哥哥在典洲为官,他们亦能安稳。 常钺良久不语,在我和阿树道别,吩咐兵卒送他离开后,他温然看向我,说,“汝安,世道荒凉,莫要再做这种事。” 我自觉做了好事,又怎听得进去他所言,只盼阿树能够早日去典洲,拿着我给的印信,去哥哥府上安居。 可惜我所思不多,顾虑也不及。 大军休整尚未启程,我便听到过往将士说笑,他们语声轻快,说后方流民争抢吃食,为了几方米糕,竟然打死了人。 我心觉不好,慌忙循着方向跑去,那日阿牛亦在马车中,他不明所以,见我神色急慌,便和常钺一道紧随我后。 气息不平,胸中也仿佛凝着郁气,我却无瑕顾及,跑到将士所说的争抢地,就见阿树满身是血,一动不动躺在地上。 闹事乱民已经被驱散了,有几人绑了压在阿树身旁,我送给他的点心落了满地,散在他小小的身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